当前位置: 道德讲堂 > 查看详情
道德力量 | “村官楷模”常德盛(一)
来源: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 时间:2022-03-21 17:00:53

天不能改,地一定要换




   “蒋巷泽坞锅底塘,十年九涝一旱荒。泥堵围墙茅草房,树皮草根拌青糠。”这是当年在蒋巷村颇为流行的一首童谣。

   蒋巷村是常熟市的一个偏远乡村,与太仓和昆山交界,曾经是一个土地贫瘠的“低乡”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蒋巷村,地势低洼,水灾和虫灾一年到头轮番来袭,全村90%的人有血吸虫病,男女老少面黄肌瘦,苦种一年收成寥寥,住的是泥土墙围成的茅草房,村里35岁左右的小伙子半数以上娶不到媳妇。

   蒋巷村的历史因为一个人而改变。1966年,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,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。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,连条凳子都没有,村干部站着开会。在那次会议上,常德盛对村民喊出了“天不能改,地一定要换”的誓言,并拟定了改变蒋巷村穷乡僻壤、穷土恶水面貌的计划,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征程。

   蒋巷村的落后,在于土地的贫瘠。换地必先平坟墩,而动“祖宗”在农村可是天大的事。1968年腊月的一天,寒风凛冽,常德盛带领大伙去张阿婆家祖坟上锄坟墩。刚落锄,年过七旬的张阿婆连哭带骂就冲上来。她指着常德盛大骂:“你是外籍人,铲别人家的祖坟不心痛,这样造孽要遭天打雷劈!”说着,用力一揉,常德盛冷不防没站稳,滚入一旁的水塘里。浑身湿透的常德盛非但不动怒,还好言相劝:“铲穷根,就要治水改土。如果仍是东一块坟地,西一个泥塘,怎能把田平整好呢?”就这样,啃下一个又一个“硬骨头”,平坟墩的难题得以解决。

   1975年,常德盛又实施以填河填浜为主的第二次“换地”。在常德盛的带领下,村里的男男女女挑畚箕扛锄头来到工地。十年里,常德盛和村民一起出早工,摸夜工。如今在蒋巷,包括常德盛在内,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腿都有点畸形,都是青年时代挑土担子压出来的。人压矮了,千亩低洼地却硬是填高了一米多。

   1985年至今,常德盛又实施了以筑路建渠、建设规格田为主的第三次“换地”,以及以路、渠、田、林标准化建设为主的第四次“换地”。治水改土让蒋巷农业彻底翻了身。蒋巷村从吃返销粮一跃成为苏州市3000多个行政村中的售粮“状元”,年人均达1.3吨。

   蒋巷村虽然在农业上取得了喜人成绩,但比起苏南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庄来说,由于缺乏工业,村民们还谈不上富裕。第一次办工业的常德盛毫无经验,放手让投资者干,结果到了年底,村里不但没盼到投资者的30万元上交款,而且还在外负债200多万元。

   再苦再累都没流泪的常德盛,这一次流下了眼泪。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,压力最大的常德盛并没有灰心:“我就是死,也要把蒋巷搞起来!”在随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,他掷地有声的决心换回了村民的信心。

   失败后的反思,让常德盛在谨慎中更注重捕捉有价值的工业信息。听说泡沫延伸产品可做新型建材,常德盛立刻带头四处出击搞市场拓展。凭着一群庄稼汉的质朴和韧劲,加上过硬的产品,“常盛”轻型建材很快成了用户青睐的名牌产品,常盛集团也成为村里工业的领头羊。北京奥运场馆、上海世博园、京沪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,都有“常盛”产品的身影。

   如今,常德盛又创造性地提出了“三产兴村”的新思路,带领村民搞起了农村生态旅游,每年吸引游客十多万人次。只有186户的蒋巷村,经济总量达12亿元,村民人均年收人也从1978年的206元上升到了如今的两万多元。

   贫穷不是共产主义,发展才是第一要务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,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40多年来,常德盛始终把蒋巷村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价值追求,在农村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奋斗之歌。


微 信 微 博 返回顶部